一、概述 KJ379X型安全監控系統由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礦井工業以太環網+現場總線技術研究開發,該系統將生產、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機融合,進行分析處理、統計、優化、發布,能將礦井各類監控子系統集成到綜合自動化控制網絡平臺中,與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無縫鏈接,從而實現礦井“管、控、監”一體化及減員增效的目標。 二、系統組成 KJ379X型安全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主機、數據服務器(可擴展)、核心交換機(可擴展)、集成平臺軟件、防爆工業以太網交換機(環網接口)、防火墻(可擴展)、接入網關、監控分站、各類傳感器、控制器、防爆電源、傳輸光纜及雙絞線等組成。 三、主要功能 (1)具有豐富的軟件接口(OPC、DDE、ODBC、FTP上傳等),無縫整合各子系統,實現全礦井的管控一體化; (2)采用B/S、C/S結構,基于IE瀏覽,客戶端零配置; (3)具有數據查詢統計、歷史曲線顯示、報表打印、逐級報警、數據系統分級管理、報警故障記錄、完整的事件記錄等功能; (4)具有強大的圖形組態功能,可組屏、分屏顯示各子系統的實時動態圖形。 (5)可集成接入的多種子系統,包括瓦斯抽放監控系統、通風機監控系統、礦井人員管理系統、礦井供電監控系統、主通風機在線監控系統、膠帶輸送機監控系統、井下排水自動控制系統、井下機車運輸集中控制系統、壓風機監控系統、選煤廠監控系統、調度大屏幕顯示系統、礦井移動通訊系統、煤礦產量調運系統、工業電視系統、提升監控系統、鍋爐房監控系統、束管監測系統、防潮噴霧系統、火災采煤工作面自動化系統等。 四、主要技術特點 (1)采用三層體系結構,且控制層采用工業以太環網,設備層采用現場總線,保證了現場子系統的實時性; (2)環網冗余,可快速建立連接及連接恢復,恢復時間<20ms(500ms); (3)主干冗余網采用單模光纖,傳輸速率100m/1000m; (4)采用多種硬件、軟件安全措施,保證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具有強大的網管功能,如VLAN劃分、IP地址設置、優先級控制、電源管理及端口狀態監視、流量控制等; (6)強大的數據綜合及后臺處理功能支撐通風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等系統的運轉,為整個礦井的現代化綜合管理提供數據基礎,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礦井的管控一體化。 五、主要技術參數 (1)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不大于0.5%。 (2)模擬量輸出傳輸處理誤差不大于0.5%。 (3)模擬量輸入傳輸處理誤差不大于0.5%。 (4)系統巡檢周期不大于20s,并滿足監控要求。 (5)控制響應時間 地面中心站手動控制時間不大于20s。 異地控制時間不大于40s。 甲烷超限斷電及甲烷風電閉鎖的本地控制執行時間不大于2s。 (6)調節執行時間不大于20s。 (7)存儲時間 甲烷、溫度、風速、負壓、一氧化碳等重要測點的實時監測值存盤記錄應保存3個月以上。模擬量統計值、報警/解除報警時刻及狀態、斷電/復電時刻及狀態、饋電異常報警時刻及狀態、局部通風機、風筒、主通風機、風門等狀態及變化時刻、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計量值、設備故障/恢復正常工作時刻及狀態等記錄應保存2年以上。當系統主機發生故障時,丟失上述信息的時間長度不大于60s。 (8)畫面相應時間:調出整幅畫面85%的響應時間不大于2s,其余畫面不大于5s。 (9)系統誤碼率不大于10-9。 (10)最大傳輸距離 a) 地面主機到地面交換機之間:2m(RJ45以太網線); b) 礦用本安型網絡交換機到地面交換機之間:10km(采用點對點結構連接,MGTS系列煤礦用阻燃通信光纜,衰減系數0.5dBm/km); c) 礦用本安型網絡交換機到礦用本安型網絡交換機之間:10km(采用環形網絡結構連接,使用MGTS系列煤礦用阻燃通信光纜,衰減系數為0.5dBm/km); d) 分站到礦用本安型網絡交換機之間:10km(采用星形網絡結構,使用MGTS16芯煤礦用阻燃通信光纜,衰減系數為0.5dBm/km);100m(采用星形網絡結構,使用芯線截面積為1.5mm2的MHYVP系列電纜); e) 傳感器到分站之間:6km(采用樹形網絡結構連接,使用芯線截面積為1.5mm2的MHYVP系列電纜)。 f) 執行器到分站之間:6km(采用樹形網絡結構連接,使用芯線截面積為1.5mm2的MHYVP系列電纜)。 g) 礦用無線激光甲烷傳感器和煤礦用一氧化碳傳感器至無線接收器之間:100m(無遮擋)。 (11)本安供電距離 a) 電源箱到KJ379X-F礦用本安型監控分站、KJJ24礦用本安型網絡交換機最大就地供電距離:2m(采用點對點結構連接,使用芯線截面積為1.5mm2的MHYVP系列電纜); b) 電源箱到傳感器、執行器的最大遠程本安供電距離分別為2km、3km、6km(使用芯線截面積為1.5mm2的MHYVP系列電纜)。 (12)雙機切換時間 從工作主機故障到備用主機投入正常工作時間不大于60s。 (13)備用電源工作時間 在電網停電后,備用電源應能保證系統連續監控時間不小于4h。 (14)無線傳感器蓄電池連續工作時間不小于24h。 (15)統計值時間:模擬量統計值是5min的統計值。 |